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,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每个领域,比如一日三餐就有许多礼俗。
一、开饭前
饭做好后,当家人不回来不准开饭。未成年的孩子不准吃大锅里的第一碗饭(大人哄孩子说:吃第一碗饭长不大)。
开饭前,不准孩子们去揭锅盖、抢碗、敲筷子。如果急着揭锅、抢碗、敲筷子就会被视为缺少教养。同时还有一句顺口溜说:揭锅抢碗,气的祖宗爷爷叫唤。意思是说:老祖宗也不允许揭锅抢碗。
二、开饭后
开饭后的第一碗饭,应该由晚辈双手送给长辈。如果晚辈不在场,应有老婆端给男人。
如果坐桌吃饭,长辈应先入坐并坐在正中,晚辈不得事先入座,更不能坐在正中。上饭上菜应由晚辈打帮。饭上好后,长辈不动筷子,晚辈不得先下手吃菜、吃饭。
坐桌吃饭时,无论长辈与晚辈用完饭要退席时,都必须打招呼告退,不准一声不响,无声无息地退出。如果不打招呼退席,别人会误认为你在生气或有意见,也是不礼貌的行为。
坐桌吃饭时忌讳四件事:打鼻气、狼吞虎咽、大声说话。
到了夏天,农村习惯端上饭到大树底下或阴凉处,乘凉吃饭,但仍有规矩,晚辈不得坐在长辈前面(小孩除外),女人不得坐在男人前面。
如果男女混在一起吃饭,女人不能直接从男人前面走过,无论来时还是走时都应绕在男人的后边。